Sunday, December 5, 2010

十二月六日教學反思:今天很累

今天學習到制作部落格,操作網際網絡,Bloom(舊制,1956年)與Anderson(新制,2001年)的差別,作行動研究,研究員必具備的特色,研究員要懂得作研究時要注意why, where, what ,how, 這個行動研究有沒有參與式,民主的,社會的,還有哪里可以改進的,全部人都得力的(學生,家長,老師,學校),最后要做反思。
行動研究要七個步驟:發現問題,發現問題(文獻),擬定計劃,蒐集資料,批判與修正,試行與考驗,提出報告。
作研究時,老師扮演的角色可如下:participant observer, priviledge observer, passive observer.
研究方法可以是:observations,interviews,surveys, Triangulation use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.
作研究時注意FieldNotes: observe and record everything,observe and look for nothing, look for paradox, informer interviews using 5Ws and H (who,what,where,when,why,how) 因為不同的情況就用不同的方式去處理資料。
作問卷調查時需留意問題的編排如:問卷不宜太長,長短要適中, 問題要達意,要有“其他評語”部分,不需用寫名字,用多樣化問題方式。
行動研究要注意作研究時所收集到的資料是否正確性,一致性,generalizability, ethnics. 要追根究底確定資料的準切度。-----Organize data (組織資料)and  collect data (關系資料)。
我們第六組所選的題目是學生對數學焦慮的研究: 質化分析與量化分析的探討。探索到學習環境發展1960年代時有三個階段, 探索,發明,發現。后來五個階段:參與探索,解釋,精致化,和評鑒。
感想:今天紧张又累,我不太会用网络也不太会“越国界”作copy and paste. 幸好Word 还会用啦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